台灣漫畫的前途?

上個月,台灣漫畫界中僅剩的純本土創作星少女漫畫月刊也宣告停刊,至此國內所剩下的漫畫不論是週刊或是月刊都是代理國外的版權漫畫,中間再夾雜著幾篇國人漫畫,那些小小的空間是國內漫畫家現在唯一所能表演的舞台。

目前看起來比較有存活空間的,似乎只剩下報紙上的短篇四格漫畫,能夠像林政德的「Young Guns」那般幸運有出版社肯在完全未連載的情況下直接出單行本的機會,恐怕已經是微乎其微,畢竟「Young Guns」在過去已經利用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建立起知名度與支持者,而放眼現今國內的漫畫家,特別是少年漫畫,能夠具有同樣條件的漫畫家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加上現在國內的漫畫界如此的不景氣,有哪個出版社的老闆會閒閒沒事做花大錢來幫個不知到底能不能賣得出去的漫畫家出書?其實除了平面媒體之外,拜今日科技所賜,漫畫家有了另外一個能夠盡情發揮的舞台,那就是網路。只要架個站,不用看編輯臉色,漫畫家隨時可以畫自己想畫的東西來給大家看,聽起來似乎不錯,可是一來由於工具的不同,漫畫家要熟悉電腦作畫需要一點時間,二來自己架站連載是不會有編輯的壓力存在,可是同樣的畫的再好也沒有薪水可拿,網路成了能夠盡情表現卻養不活自己的舞台。

但是奇妙的是,台灣的許多出版社每年還是不斷的舉辦所謂的漫畫新人獎,或許可以說,幸好有這些出版社還在舉辦這些比賽,才不至於讓台灣的漫畫創作完全枯槁,可是諷刺的是,每年都在辦這些比賽,照理說人才應該是越來越多,但是可供這些新秀創作的舞台卻越來越少,頓時間這些漫畫新人獎似乎失去了他原來的意義。於是新人獎似乎成了一年一度的漫畫祭典,讓那些有實力又想要圓夢的年輕人趁此機會完成一部自己的作品參加比賽,能夠得獎便已經是對創作者自己的肯定,又可以順便得到一筆獎金(雖然有的人投資在畫漫畫上的成本可能還高於得到的獎金),但是至少已經可以告訴自己不枉青春,我已實現了夢。然後,放棄漫畫,開始進入真實的社會工作生活。

另一個奇妙的現象是同人社團的大活躍,近年來所謂的同人誌展越辦越多,彷彿為漫畫界注入了一股新血,台灣漫畫似乎前景大好。但是仔細看看的話,便很容易能夠發現同人誌展的流行中Cosplay佔了相當重要的因素,許多的同人誌展可以說已經成為Cosplay展。角色扮演並不能說不好,更可以說正是因為對漫畫有相當程度的熱愛才會花那麼多的心力下去角色扮演,可是問題是角色扮演對漫畫界的發展幾乎毫無助益,所謂的同人誌也不過算是小眾的作品,因為沒有出版社的力量,即使再有水準的創作者也只能被相當少數的人接受,到頭來也還是像網路創作一樣,不過是創作者自我滿足的方法而已,一旦面臨到現實的經濟問題,創作者不可能能夠再執著下去,終究還是得放棄以漫畫創作為生。日本是有少數同人作家相當有知名度,甚至在做跟職業漫畫家一樣的事,像是相當有名的七瀨葵。但是在台灣不可能做到這種地步,因為台灣整個大環境就跟日本相差甚多,日本有自己的漫畫、電玩、雜誌等等相關產品,外加一大堆的OTAKU或FANS,但是台灣呢?什麼都沒有,這種環境假設七瀨葵是生在台灣,想必也不可能如此有名,說不定連畫畫的機會都沒有呢。

整個台灣的漫畫界現在就在好像很活躍很有生命力,但是實質上卻骨瘦如柴油枯燈燼的假象之中,究竟未來會如何演變?是會更好?或是更糟?我想現在可能沒有人能夠說出明確的答案。

[回上一頁]